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isamaylon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isamaylon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isamaylon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isamaylon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【48812】程耀恺:屋老瓦松长_爱游戏体育平台靠谱/官网登录/手机APP下载
爱游戏体育平台靠谱

产品中心

产品中心

【48812】程耀恺:屋老瓦松长

来源:爱游戏体育平台靠谱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08 07:28:29

  小时跟伯父父学诗,有一次读到陆游的《山寺》,其中有一句曰:“林深栗鼠健,屋老瓦松长。”林中健鼠,好像没有印象,感兴趣的是后一句,由于我与伯父,就坐在长有瓦松的老屋之下。

  伯父家的房子共三进,中心堂屋是二层小楼,前店后厨为平房,前庭西侧为单边厢房,一概青灰小瓦。伯父给我讲诗,雨雪天在厢房里;晴暖之时,便在前庭的枇杷树下。坐在枇杷树下,环视前店、厢房、堂屋的房顶,森阴森一片瓦松。时值立秋,冷风至、白露降、寒蝉呜,也是瓦松的盛花期,煌煌特秀,状金芝兮产霤;历历空悬,若星榆而种天。正在走神的当儿,伯父忽然提问:“看到了什么?”我一惊,匆忙回复:“彼美嘉族,依于夏屋。”伯父说:“答非所问。你看到的是瓦松的花样年华,却不是它的青涩年月,今后再留神调查吧。”

  我后来去过许多当地,从黄土高原到东南滨海,经常能与瓦松萍水相逢。在白鹿原,村中房子多以“小青瓦苫顶”,瓦松自是不速之客;而奉化溪口的蒋氏新居,屋上瓦松,显然是年月留痕;北京故宫用的是琉璃瓦,又采取了一些办法,房顶寸草不生,瓦松都跑到胡同的房顶上去了,看上去古香古色,把“古都”二字烘托得适可而止。当然了,不管在何处,夏屋渠渠,瓦松居高临下,只可远观,若是遇到矮小或许坍圮的瓦房,便能看个细心。

  瓦松,又叫向天草、昨叶荷草,景天科瓦松属二年生草本,生于瓦房顶、墙头或山野石缝间。头一年只生叶,第二年只开花。一年瓦松,像一个袖珍的向日葵花盘,又恰似大号的祖母绿扣子;次年长出10-20cm的花茎,叶片互生,披针状或棒状,无叶柄,肉质,宛如松塔,夏末秋初开花,总状花序,花瓣5,红或粉红色。

  我总算理解,伯父口中的“青涩年月”,无疑是指一年生的瓦松,一粒绿扣子,又或许一丛疏松的半球,与带花的瓦松形状悬殊。

  较早写瓦松的,是唐代的崔融,他有一篇《瓦松赋》,说:“崇文馆瓦松者,产于高霤之上,千株万茎,开花吐叶,高不及尺,下才如寸。不载于仙经,靡题于药录。谓之为木也,访山客而未详;谓之为草也,验农皇而罕记。岂不以在人无用,在物无成乎?俗以其形似松,生必依瓦,故曰瓦松。”

  至于诗人笔下的瓦松,则从不同的旁边面,展示其丰厚的美丽与神韵。卢纶:绕池墙藓合,拥溜瓦松齐;韩偓:睡起墙阴下药阑,瓦松斑白闭柴关;陈村顽:瓦松立身何畏艰?玉躯也敢傲霜寒;张耒:别来秋雨苦,但觉瓦松长。

  也有拿瓦松作反衬的,如郑谷赞菊,便说:“露湿秋香满池岸,由来不羡瓦松高。”

  今世诗人王永生,有《瓦松》一首:“高屋建瓦塔,莲台透粉霞。本是无根草,哺露有新芽。仰观风云变,俯察情面化。晴日移倩影,雨夜玩水花。春来寄期望,夏至劲生发。秋意添颜色,冬雪染画夹。炊烟伴四季,长幼岁两加。往复绿荫处,童子少年家。”单凭此诗,我若是瓦松,定然与他结为莫逆。

  《野草》有“鲁迅哲学”之誉,《衰颓的颤抖》开宗明义就是:“我梦见自己在做梦。本身不知地点,眼前却有一间在深夜中禁锢的小屋的内部,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盛的森林。”透过瓦松的形象,在言外之意,咱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母亲无可倾诉的欣喜与哀戚。

  在很多描绘瓦松的诗文中,见地独特的,终归仍是崔融。他说:“进不用媚,居不求利,芳不为人,生不因地。”凭借瓦松,作者悠扬表达自己对俭朴日子的神往,对坚持自我的敬意,可谓鞭辟入里,体恤入微。

  我有一位画家朋友,工于粉墙黛瓦。艺术家的天分,是不停地改善改造,却一时苦于找不到突破口。我主张他在屋上点染几株瓦松,他试了,一如“寻常相同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”。之后有人评他的新作:粉墙黛瓦,是修建,是景致,是前史图画,是文明符号,美则美矣,但是有了瓦松,注入了活力,就是人间烟火,就是生生不息。